今年進入10月后,北京重污染天氣發生頻繁,到現在就已經拉響了三次重污染黃色預警。為什么北京的霧霾天氣如此之多呢?北京的天氣到底怎么了?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自發介紹,今年冬天仍處于厄爾尼諾影響期,資料顯示,60%受厄爾尼諾影響的冬天污染形勢重。一方面,太平洋副高增強,使得秋季登陸我國臺風增多,水汽足,濕度大。另一方面,冷空氣勢弱,活動不頻繁,易出現靜穩天氣。這兩方面的因素,都使得今年秋冬的霧霾出現頻率較高。
不過到目前為止,北京今年10月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數與過去三年同期相比沒有增加,比2014年10月大幅減少。
專家表示,為了減少重污染對環境和健康的雙重影響,目前京津冀區域已經基本建成“天地空”一體化監控體系,京津冀三地80個國家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城市站全部上收,并在北京、保定、廊坊增設1800多個質量微站點。
另外,在北京、天津、保定、廊坊建設國家“禁煤區”的工作也在同步推進。今年京津冀三地將完成50萬余戶煤改清潔能源,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區實現散煤“清零”。
北京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8.5%
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大氣十條”,按照目標,到2017年,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應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眼看大限將至,這3年來北京空氣質量到底有沒有改善?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表示,雖然空氣質量的改善程度目前用肉眼還是不能直觀看到,但是從檢測數據上來看已經清晰的顯示出來了。
2016年的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0月19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同比下降14.3%,其中北京下降8.5%,天津下降7.8%,河北下降15.7%。
賀克斌說,北京市PM2.5日均濃度最大值顯著下降,2015年10月的日均濃度最大值為291微克/立方米,2014年的最大值高達331微克/立方米,而今年10月的日均濃度最大值為241微克/立方米。
也就是說,雖然同樣是重污染,但是今年重污染日的峰值濃度已經明顯下降,之前重污染時日均濃度動輒就飆升至300微克/立方米左右,目前已經降至250微克/立方米以下。
霧霾壓成,誰都不能自強不“吸”,大氣治理,建源家用壁掛凈化新風機理應一馬當先。它能將室外新鮮空氣經過殺菌、過濾PM2.5等特殊處理后由超低靜音風機送入室內,保證房間內的氧氣供應,稀釋家具中的有毒物質。打造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生活辦公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