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常識
隨著PM2.5被人們廣泛的認識,以及其危害的越來越明朗化,人們對它總是談之變色,大家都知道PM2.5對人的呼吸道有很大的傷害,今天建源凈化新風系統就帶你來認識PM2.5到底是怎么傷害我們的呼吸道的。
進入呼吸道的大氣顆粒物可以刺激和腐蝕肺泡壁,使呼吸道防御機能受到破壞,肺功能受損,呼吸系統疾病(如咳嗽、咳痰、喘息)發生率增加,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的發病率增加,在兒童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中更為明顯。
對北京市近6000名兒童呼吸系統癥狀和疾病與大氣污染的關系進行研究后發現,,污染嚴重地區兒童的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和癥狀的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大氣質量較好的對照區。居室附近有交通干道,兒童的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和癥狀的發生率高于居室附近沒有交通干道的情況。兒童長期暴露于濃度較高的顆粒物中,出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癥狀的時間將會提前。成人長期的暴露可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和進展,導致其發病和死亡率增加。居住在高污染地區的兒童與居住在相對清潔地區的兒童相比,呼吸道黏膜和鼻黏膜的超微結構均發生改變,呼吸道多種細胞受損及中性粒細胞增加,同時在細胞間隙發現了顆粒物的增多。健康成人志愿者暴露于濃縮大氣顆粒物后,可觀察到肺部炎癥反應,表現為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細胞上升、血液纖維蛋白原升高等。
顆粒物對兒童和成人哮喘的發生和癥狀的加重均有不良影響。法國一項在六城市5000多名10歲左右的小學生中進行的有關哮喘及過敏癥狀發生的調查發現,在PM2.5高污染區,運動誘發支氣管炎、遺傳性過敏性皮炎、哮喘、遺傳性過敏性哮喘的患病率均明顯高于低濃度區。居住在高交通流量附近的兒童,喘鳴和過敏性鼻炎發生的危險性均升高。與交通相關的PM2.5濃度的增加與兒童哮喘門診率的增加有關。與兒童哮喘相比,顆粒物污染與成人哮喘的研究相對較少,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也得到多數研究的證實。一項為期11年(1991~2002年)的隨訪研究發現,非吸煙成人(18-60歲)新發哮喘與居室外交通相關的顆粒物污染水平的增加有關。成人哮喘患病率的增加與顆粒物污染有關,離污染源越近,哮喘的患病率越高,并呈現出劑量反應關系。以成人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的研究也發現顆粒物水平的增加與哮喘患者癥狀的加重、用藥及入院率的增加有關。而目前研究還不能確立顆粒物暴露與哮喘發生之間的因果關系。最新的兒童哮喘和變態反應研究(ISAAC)全球分析表明,PM2.5污染與社區水平兒童哮喘的發生沒有關系,但研究者同時指出研究中不夠精確的暴露與效應測量方法及有限的統計學分析效力可能會掩蓋潛在的陽性結果。但許多研究表明, 顆粒物暴露是哮喘發作或病情加重的危險因素。
所以,“十面埋伏”之下,我們要盡量避免在霧霾天外出活動,在家里也盡量不要開窗,如果有條件可以選擇空氣凈化產品,尤其是凈化新風機,有凈化,有新風,才能保證讓我們擁有健康呼吸。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