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霧霾或許已成為了耐藥菌的傳播途徑了。最近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針對霧霾成分的最新研究成果。
針對這一現象的研究人員認為,空氣可能就是耐藥菌的重要傳播途徑,但在此之前我們并沒有發覺這一現象。2015年2月研究團隊從人類、動物和全世界不同環境采樣,其中主要選取了北京的空氣樣本的數據來探討和研究空氣中是否存在耐藥菌。
其分析結果表明,相比水、土壤等外部的環境因素,北京空氣中的微生物含有的抗生素的種類最多。為了更近一步調查耐藥菌是否空氣中普遍存在,研究團隊調取了美國紐約等多地住所、醫院、辦公區進行樣本采集。與北京空氣樣本對比后,結果顯示:在空氣中所含的抗生素耐藥性基因的數量上,紐約和加州圣迭戈的三個場所與北京相當;但在種類上,北京的空氣要比美國兩個城市(辦公室空氣除外)更多。
值得警惕的是,研究團隊在文章里指出,他們在北京的空氣中發現了針對碳青霉烯類(Carbapenems)抗生素的耐藥性基因。這意味著什么?文章把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稱作“一種可最后求助的抗生素”。實際上,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是抗菌活性最強的一類非典型β-內酰胺抗生素,被廣泛應用在呼吸系統感染、敗血癥等病癥上,是治療嚴重細菌感染最主要的抗菌藥物之一。如果這類抗生素出現耐藥性,意味著人類可能失去這“最后一根稻草”。
這將是研究有團隊最為煩惱和擔憂的事。在20世紀以來,人類為了自身的健康廣泛的濫用抗生素藥物來治理疾病和殺滅有傷害性的微生物。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抗生素治療好人類身體的同時,副作用也隨之而來,使得病菌出現了耐藥性,這對于人類的健康來說,病菌的耐藥威脅已經導致每年有70多萬人因此而死去。
耐藥菌和抗生素就像兩個并駕齊驅的賽車一樣,馬虎不得,這是一場生命的賽跑,空氣無處不在,空氣無時無刻不在流動,這將是人類更大的難題。
那么,北京的樣本空氣中被發現的耐藥性細菌是否是活的?該論文沒有給出結論。但Joakim Larsson表示:“根據其他關于空氣的研究,有理由相信,空氣里混有死的和活的細菌。”如果空氣中帶有耐藥性的細菌具有活性,其帶來的風險是直接的。
但是為了更具普遍性,研究團隊需要更加細心的調查和研究,希望能有確切的數據和結果,但是等待結果成為事實就為時已晚,所以我們要開始針對污水的處理,避免給細菌之間進行基因交換,因為這是耐藥菌傳播的重要一環。
所以我再次呼吸大家:對于污水排放、制藥廠的廢棄物的排放必須有嚴格的管理措施,但是這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在此工程開始之前我們更應該對自身的室內環境進行管理,因為外界環境是不可控的,而我的室內環境是可控的。
四川建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服務為一體,以綠色、節能、健康、環保為理念,致力于改善人類居住環境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從事節能與健康室內環境產品研發生產、高舒適度低能耗采暖空調熱水系統研發設計與實施、節能改造工程及技術服務等。公司積極相應環保工作,十年沉淀,研發設計了建源家用壁掛新風機(無管道新風系統),只為改善您的室內居住環境,遠離霧霾,遠離室內裝修污染,將森林環境帶到室內,創造會呼吸的健康好風水建筑。
1臺建源凈化新風器(無管道新風系統)=1臺空氣凈化器+1臺新風機+1臺負氧離子發生器+光觸媒殺菌+活性炭吸附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