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實施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建筑節能改造勢在必行
成都建筑物節能改造,成都市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設2019年度計劃》,提出實施低碳城市建設“636”工程,從構建綠色低碳的產業、能源、城市、碳匯、消費和制度6個方面,提出36條具體措施,打造綠色、低碳、節能、田園成都。
成都將推進綠色建設,全面推進裝配式建推行綠色施工和既有建筑改造,減少玻璃幕墻使用,完成市級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建設,2019年接入市級公共建筑能耗監測系統的建筑不少于30棟。
為什么要實施建筑節能改造?
據成都市住建局統計數據,成都市公共建筑年均能耗約94kWh/平米,是居住建筑的4倍。據不完全統計,成都市公共建筑面積約3.22億平方米,若通過節能改造實現15%的節能率,可折合節約標準煤約144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約354萬噸/年,產生經濟效益約28.8億元/年。
什么是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采用節能型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室內熱環境舒適健康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率,減少采暖、通風、空調、照明、熱水供應等的能源消耗。
建筑節能是通過合理的規劃布局和單體設計,采取增強屋面、墻體、門窗、樓地板等建筑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提高采暖、空調設備的能效比等節能措施,在保證相同室內熱環境指標的前提下,與未采取節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調等能源消耗節約50%。可以節省很多能源,節能減排,既減少運營成本和公共支出,也保護環境。
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一般情況下,居住建筑采暖不建議采用直接電熱式采暖設備,而是在進行夏季空調、冬季采暖時,盡可能采用電驅的熱泵型空調器機組、燃氣、蒸汽或熱水驅動的吸收式冷(熱)水機組、低溫熱水輻射采暖制冷毛細管網空調、燃氣采暖爐等。盡可能地開發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和清潔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空氣能、地熱、生物能等。
共建共享,營造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成都,將更多建筑改造為節能型建筑。
四川建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接節能改造工程設計、施工,建源已經完成節能改造工程案例有四川大學圖書館,電子科技大學圖書館,成都金堂縣人民醫院,內江中醫院,綿陽券煙廠等。建源將為推動建筑節能服務產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請尊重版權:本文知識產權歸作者建源節能改造(www.hgib.cn)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