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面對霧霾紅色預警的頻發,如今2016已過去2017預防霧霾成了入冬以后的一件頭等大事,傳統我們想到的辦法可能是使用空氣凈化器,但是室內空氣不流通又帶來一些新問題,這就讓家用“家用新風系統”意外走紅。
在霧霾嚴重的日子里新風系統和新風凈化機這些新風設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十分陌生,可短期內市場涌進大量新品牌,產品價格相差數十倍,沒有行業標準,網絡宣傳出自各企業,該怎么選成了令消費者頭疼的事。下面是具體的一下事件。
1家用新風系統意外走紅
據了解,家中已有三臺空氣凈化器的小張,一到嚴重霧霾天,幾乎24小時開機,然而,長時間門戶緊閉,家里的老人覺得氣悶,“老人沒了戶外活動,在家還不能開窗換氣,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感覺不舒服。”小張說。小張的工作單位在一座寫字樓里,有新風系統是件很自然的事,如今他覺得在家裝一套挺有必要。“空氣凈化器凈化的只是屋內原有的空氣,而新風系統可以做到空氣交換。”一位空氣凈化設備方面的專家介紹說。“我查了一下,壁掛式的新風機,8000元就能買到一臺,和高端的空氣凈化器的價格差不多。”小張表示,如果除霾效果真的像宣傳中那么好,即便花費不菲,他也要在家里裝上一臺。
2.家用新風系統的市場上百個品牌
忐忑的不僅是消費者,一直做空氣凈化系統研發的業內人士心里也覺得這個市場的現狀有些混亂。
一位在空氣凈化行業從業多年的人士說,“買白色家電的顧客一般不太關注產品本身的運行原理,直接沖著名牌去了。但買凈化系統的顧客卻沒有這么幸運。這個行業目前沒有國家強制標準,不需要強制檢測,消費者得自己多去了解相關知識。”
由于多數消費者都是“小白”,所以新風系統的基礎知識亟待普及。像每小時換氣次數,濾材的質量,單送風還是有送有回,有沒有熱交換器,熱交器材質是塑料的還是金屬的,這些知識要從頭學起。他說:“這個市場大家都看好,都沖進來做,現在處于大浪淘沙的階段。”
今年才過了不到二十天,網絡上新風系統宣傳、廣告“氣象一新”;更有很多品牌的微信曬各處安裝新風系統的照片;關于“新風”的論壇里,很多帖子是各個廠家的解答、推介。總之,“新風系統”以“防霾神器”的面目成了“網紅”。
3.家用新風系統的價格有高有低
真的下決心選購新風系統和設備時,消費者卻發現無所適從。上百個牌子,都是新面孔;產品幾百元到幾萬元,價格差異巨大;有隱蔽式的也有壁掛式的,安裝挺復雜。
齊先生在買新風系統時的解決辦法就是直接上網查新風系統的品牌認可度。但是按“新風系統十大品牌”“新風系統品牌榜”等關鍵信息搜索出來的結果讓他有些無語,這些排名多數都是商城、網站統計出來的,甚至網友自己總結出來的。排名也是五花八門,什么品牌都有,即便有多次上榜的品牌,也沒有找到國內的銷售點,“沒有特別有公信力的排名”。
老李則按照“貴一點質量也許就好一點”的想法去挑選。他向家里已經安了新風系統的朋友咨詢,又一一咨詢幾個國產品牌的銷售部,電話打了一圈,卻發現他這個“貴的好”的想法早被商家摸透了,幾個品牌家用新風系統的報價都是上萬元,介紹的功能也基本相同。
不過,報價雖高,可商談的余地卻很大。某品牌得知他真心想買,馬上給了七折優惠;另一個品牌表示可以免費安裝;還有的品牌要送霧霾檢測儀和加裝濾網;更有折扣之后送濾芯的,這讓老李覺得很懵圈,“配置上給你‘靈活機動’,價格上‘向下比拼’,太隨意了,反而不敢買了。”
4家用新風系統無標準 市場迷霧重重
記者注意到,對于新風系統的功能狀況,多數銷售人員是拿著霾表測試出風口的空氣質量,以讓消費者“眼見為實”的方法做宣傳,沒有行業標準。
出風口進來的新風可能是干凈的,但室內空氣質量能達到什么標準卻很難講。一位銷售人員解釋:“各家的密封情況不一樣,你家窗戶密封不好,凈化效果就受影響。你想要更好的空氣質量,就把風量加大,買個高效的。”
目前,空氣凈化器已有了國家強制性標準,但對空氣凈化器的檢測數據出自實驗艙,容積30立方米,還得密閉、衡溫、衡濕,顯然不適用于新風系統。
記者檢索到,《民用建筑新風系統工程技術規程》在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但這個規程主要是規范民用建筑中新風系統的設計、施工、安裝驗收及維護管理,對新風系統產品本身沒有進行規范。
據了解,有些廠家會把自己的產品送到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這樣,有一個第三方檢測結果,顯得有公信力一些。但是行業規范上并沒有這個要求。”某廠家技術負責人說,現在這個產品上市,不需要第三方檢測,也沒有什么強制標準,只要你別出格就行,“至于什么算出格,其實也是一個特別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要虛假宣傳就行。
關于家用新風系統占盡熱點,也產生了選購遇難點相關信息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的新風知識或者新風設備環境訪問我們的官方網站四川建源和官方微信號。
歡迎來電咨詢更多信息 全國統一熱線:400-061-3708招商QQ:205263360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