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源新風系統:許多證據表明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其中以顆粒物的影響最為人們所關注。長期效應研究表明,長期接觸污染空氣與缺血性心臟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臟猝死等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升高有關,其對人群的健康效應不存在明確的最低濃度閾值;短期效應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住院率和死亡率隨大氣顆粒物濃度的增加而升高,并存在地域性差異。SO2、NO2、CO和O3的升高與心血管病住院率上升也有關。大氣污染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機制包括血管緊張性變化、氧化應激反應、炎性介質的參與等。
新華社華盛頓10月25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心臟病協會《循環研究》雜志25日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說,空氣污染會傷害健康年輕人的血管,這有助于解釋為什么空氣污染可能會引發心血管疾病。
由于受地理條件等影響,美國猶他州普羅沃市會周期性出現相對嚴重的空氣污染,曾被評為美國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之一。從2013年開始,研究人員連續3個冬季抽取普羅沃市72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樣進行評估,這些人都不吸煙,參加研究時的平均年齡為23歲。
根據血樣分析結果顯示,每當空氣中直徑小于2.5微米的細顆粒物(PM2.5)濃度上升時,這些年輕人血樣中的心血管疾病標志物水平也會出現異常變化。例如,血樣中顯示血管細胞傷害與死亡情況的微粒數量顯著增加,抑制血管生長與預示血管炎癥的蛋白水平也同樣增加。
參與研究的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教授阿魯尼·巴特納格爾說,這些發現表明空氣污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的情況可能比先前認為的更普遍,而且發生在比先前認為更早期的年齡階段。
巴特納格爾說:“雖然我們已經知道空氣污染可能在高風險易感人群中引起心臟病發作或中風,但這項發現顯示空氣污染甚至也能影響看似健康的人群,這表明我們所有人都應關注空氣污染,而不僅僅是病人或老年人。”
24日,歐洲研究人員在《歐洲心臟病學雜志》上報告說,長期生活在空氣污染嚴重城市中的人,患高血壓的風險將顯著升高。
霧霾的肆虐讓我們猝不及防,但是隨著霧霾的常態化,我們似乎已經開始麻木。但是霧霾對我們的危害是長期形成的過程,我們必須得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選擇家用壁掛新風機,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