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回暖,潛伏在家庭室內的甲醛、苯等隱形健康“殺手”也隨之蠢蠢欲動;消費者對此問題相當關注,紛紛尋找“解決之道”,但市面上各種空氣凈化產品、通風產品,使得消費者更為茫然,不知如何選擇。據北京青年報報道,國家建筑材料檢測中心的專家針對此類問題對不同的室內空氣治理產品進行了一次“實地模擬”實驗,這次實驗中,新風系統的表現得到監測中心的專家一致認同。
根據國家標準《居室空氣中甲醛的衛生標準》中規定:居室空氣中甲醛的最高容許濃度為0.08毫克/立方米。為了讓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此次實驗分別以安裝了市面上較具代表性的兩種空氣治理產品的房間,與沒有安裝任何設備的房間進行對比。
實驗人員首先在一座即將投入使用的商業建筑中搭起兩個12平方米,2.5米高的類似于盒子狀的房間,并將門窗全部封閉起來,用于模擬居住環境。再往兩個房間內注入甲醛,濃度均是0.35毫克/立方米,也就是國家標準的4倍。然后將其中一個房間的新風系統打開調至中檔,另一個保持和日常生活一樣,僅靠門窗的縫隙來通風。
大約15—20分鐘,安裝了新風系統的房間內甲醛的濃度剛好將至國家的甲醛濃度標準0.08毫克/立方米。同期,僅靠門窗的縫隙通風房間的甲醛含量是0.33毫克/立方米。
8個小時后,以門窗縫隙通風房間的甲醛含量將至于0.08毫克/立方米,然而安裝新風系統的房間,甲醛的含量已經降到0.03毫克/立方米。實驗結果顯示:安裝新風設備的房間能快速將污染濃度降至國家標準。
隨后,實驗人員將新風系統換成了空氣凈化器,再次對實驗結果進行記錄,結果顯示,在同等污染條件的房間內,經過3.5個小時后,甲醛濃度由起初的0.35毫克/立方米降到0.08毫克/立方米,經過8個小時后,甲醛的濃度將至0.04毫克/立方米。
實驗過程中,產品所暴露出的細節也值得注意。新風系統保持在中檔送風的狀態下呈現出來的是“潤物無聲”,然而空氣凈化器的自動模式所制造的噪音在夜間使用的話會影響到人的睡眠質量。
據國家建筑材料測試中心的專家表示,從8個小時、3.5個小時和15—20分鐘這三個時間可以得出結論,使用新風系統的空氣凈化效率更高。針對室內空氣污染,當然選擇新風系統更好。
然而,模擬環境和實際環境畢竟有區別。現實中的室內空氣污染物是呈“緩慢持續釋放”的狀況,這次實驗則是以注入的方式。實驗人員猜想,如果按每兩個小時就往室內注入等量的甲醛(相當于房間污染源的自然釋放),那么安裝凈化器和沒有任何裝置的房間將永遠處于不達標的狀態。
針對這個情況,專家將在真實的家居污染中進行長達半年的實驗,這個實驗在市區內挑選出兩個一模一樣的2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分別安裝新風系統和空氣凈化器,使兩個產品在同等條件下工作,實驗人員對其半年中甲醛、苯、VOC等有害物質的濃度變化進行定時觀察、檢測,并對產品在實際工作中的耗能成本、噪音等方面進行記錄。
新風系統將在家庭室內空氣污染治理事業上掀起一場“革命”,然而新風系統能否在這場“革命”中取得最后勝利,消費者將拭目以待。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