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大霧紅色預警首發 霧霾天氣將持續到8日_建源家庭新風系統提示,1月3日,我國中東部出現大范圍的霧霾提天氣,中央氣象臺繼2014年大霧預警增設紅色級別之后,首次發布最高等級大霧紅色預警。預計,今天,隨著冷空氣南下,華北、黃淮地區的霧霾將會有所緩解,江淮、江南北部等地有大霧。北京氣象臺:本輪霧霾天氣暫時無法消散,要想徹底消散可能要等到8日較強冷空氣抵京,并且今天將持續維持重度污染,未來幾天都將出現中度到重度污染。
全國大霧最高等級預警首發 昨天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大霧紅色預警,紅色為最高等級。預警提醒公眾,3日8時至4日8時,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中西部、安徽、江蘇、四川盆地中西部等地有大霧,其中,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西部、安徽北部、江蘇中部等地有能見度低于500米的濃霧,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低于50米的特強濃霧。昨18時,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大霧紅色預警,預計,3日20時至4日20時,天津西部、河北南部、河南東部、山東中西部、安徽北部、江蘇大部等地有能見度低于500米的濃霧,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低于50米的特強濃霧。
北京晨報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中央氣象臺昨天發出的大霧紅色預警為2014年增設紅色級別以來發出的首個。而過去數年里,一些省市曾發布過地方性的大霧紅色預警。大霧紅色預警的發布標準為:預計未來24小時3個及以上省(區、市)的部分地區出現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且有成片(5站及以上)的能見度小于50米的特強濃霧;或者已經出現并可能持續。
北京近日 “跨年霾”程度超去年
昨晨,北京大霧和霾混雜,部分地區出現濃霧。8時左右,全市大部地區能見度僅有1-2公里,大興、通州、房山等南部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房山、通州、大興處于大霧黃色預警中。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介紹,華北黃淮地區的本輪“跨年”霧霾與2016年12月中下旬的霧霾相比,程度略微偏輕,中至重度霾影響范圍也偏小。但單就北京而言,此次霧霾天氣的影響范圍更大、程度也更嚴重,北京是此次霧霾過程中的“重災區”。在這一次“跨年”霾里,北京的霾天氣發展速度快,霧和霾呈現明顯的“前半夜重、早間弱”。
到昨晚,本市霾橙色預警仍在持續。北京市氣象臺預報,今明兩天,有一股非常弱的冷空氣影響,霧霾有望緩慢減弱,但不能徹底清除,仍將維持輕度到中度霾;要等到8日,氣勢更足的冷空氣進京,霾才能徹底減弱消散。
市氣象臺提醒市民,大霧天氣下,能見度急劇下降,部分高速公路將封閉,駕車出行的市民朋友應注意減速慢行,避開封堵路段。
對比 主要污染物濃度下降
雖然北京目前重污染橙色預警仍在持續,2017年開年的空氣質量不盡如人意,2016年年底還啟動了重污染橙色預警。但去年本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98天,達標天數較2015年增加12天;全年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9.9%,創2013年北京實施“清空計劃”以來的最大降幅。
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四大主要污染物。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2016年本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的年均濃度已經達標。二氧化氮、PM10、PM2.5和臭氧仍然超標,其中PM10年均濃度為92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31%;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109%。
不過與2015年相比,本市各項污染物同比均有改善,自2013年監測以來,本市PM2.5呈現持續改善趨勢,一級優天數明顯增加,重污染發生的時段逐年減少。
去年本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198天,其中,一級優68天,二級良130天,達標天數較2015年增加12天。2016年共發生重污染39天,其中臭氧重污染1天,PM2.5重污染38天,較2015年減少7天。
近四年夏季空氣質量改善明顯
昨天,還公布了近四年PM2.5“日歷”,可見夏季本市的空氣質量改善較為明顯。總體上來看,重污染天天數比2013年明顯減少。PM2.5空間分布呈現由南向北濃度逐漸降低的梯度特征,其中京西南區域站濃度最高,達到102微克/立方米;京東北區域站濃度最低,為49微克/立方米。2016年我市共發生PM2.5重污染38天,其中五級29天,六級9天。2013年,本市公布污染物源解析結果,明年將會做出新版污染物來源解析。
建源新風凈化器(家用新風系統)是一款全新的家用新風設備,其工作原理是:室外新鮮空氣經過殺菌、過濾PM2.5等特殊處理后由超低靜音風機送進各個房間,保證每個房間的氧氣供應,稀釋家具中的有毒物質。打造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生活、辦公環境。
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